科技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支撐
在全國安全生產規劃和科技工作會議上李毅中提出:科技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支撐。
李毅中指出,科學技術是安全生產要素之一,是安全生產的支撐和保障。"落實年"、"攻堅年"的目標任務能否順利實現,煤礦和全國安全生產狀況能否穩定好轉,科學技術是決定性因素之一。2007年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安全科技工作,要緊緊圍繞深化煤礦安全兩個攻堅戰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抓住當前亟待解決的一些重點技術難題,集中精力開展科研攻關,同時緊密結合安全生產實際,選擇重點,做實相關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力求取得突破、見到實效。
李毅中強調,科技要實現安全生產的支撐作用,要認真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抓緊組織實施"煤礦瓦斯、火災與頂板重大災害防治關鍵技術"等7個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這些項目,涉及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職業危害、檢測檢驗等方面,集中反映了當前影響制約重點行業領域和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的重大技術難題。解決好這7個難題,是安全生產攻堅克難的現實需要和當務之急,是現階段安全科技工作的重點任務。目前已有4個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即將批復立項;還有3個項目正在申報。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認真做好項目的具體實施工作,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整合利用安全科技資源,發揮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生產企業及專家的作用,實施項目、課題負責制,組織開展科研攻關,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是要突出抓好煤礦瓦斯防治科技工作。這是當前安全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應當在推進7個重點項目的同時,拿出更多精力來抓。一個時期來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見到了一定成效,但差距還很大。瓦斯災害以及煤與瓦斯突出的形成機理,瓦斯事故的預警、防治、應急救援等基礎研究還比較薄弱;先進適用的防治技術比較缺乏,一些關鍵技術和裝備尚待研究開發;瓦斯防治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力度不夠,還有為數不少的煤礦沒有建立瓦斯抽采和監測監控設施,有的運轉不正常甚至形同虛設,不能發揮作用。下一步要針對這些問題,加強基礎研究,結合國內外的實踐,形成比較完善的理論性論述;研發、集成和推廣能夠有效治理防范瓦斯事故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定期公布淘汰落后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技術、工藝和設備;修訂煤礦瓦斯防治和安全生產標準規范,完善技術政策;繼續抓好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綜合治理示范工程,認真總結煤礦企業和示范單位的成熟經驗、有效做法,指導推動面上的工作。同時加強對防治煤礦水患的科技攻關,完善綜采放頂煤技術規范和防范水災技術措施。
三是要下功夫抓好科研成果轉化、新技術推廣工作。經過這些年來的持續努力,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安全適用的技術、裝備和工藝,如煤礦瓦斯抽采和監測監控技術、礦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易燃易爆?;纷韪舴辣夹g、?;芳伴L途客運車輛行駛衛星監控和區域聯控技術等。安全生產方面的一些技術,最重要的是先進、安全、適用。上述技術以及采石場中深孔爆破、礦山井下機械通風、煙花爆竹生產中用高氯酸鉀代替氯酸鉀等技術手段和技術政策,都具有淺顯明白、切實管用的特點,關鍵是要推廣應用??萍脊リP、成果推廣,要集中有限力量,重點突破,重在應用;防止和糾正廣種薄收、空泛浮淺的現象。要把科研成果轉化作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要環節,不能停留在成果鑒定上。堅持一手抓研發攻關,一手抓推廣應用,典型引路、集成推廣,使那些技術成熟、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盡快普及開來,轉化為有利于安全生產的先進生產力。(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 殷曉波 張展 劉曦東 戚曉璐)